【关注】寒假结束,高三学生如何冲刺?这个阶段增分快!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 2025-02-09 18:01:15

目前,寒假已经结束,新学期开始。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距离2025年高考已不足150天。有一些同学担心成绩还能否提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图片

高考前四大阶段

图片


图片


01

9-12月是筑基期,打好基础

这个阶段的高三生处于一轮复习阶段,复习、梳理知识点是主要任务。另外学习节奏相对高一高二也会慢慢加快。

图片


02

12月-2月是冲刺期

第一: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大家已经适应了高三的节奏,现在开始冲刺不用费力!
第二:前三个月的学习,基本上梳理了知识点,尽管一轮还没结束,但是已经到了下半场,这个时候要一鼓作气!
第三:2月的寒假前后会让你出现一段时间的游离,只有在这个月,才是真正的冲刺期!

图片


03

2月-4月是质变期,增分最快

2月以后,进入到了第二轮的复习,试卷又变多了,题目刷了一遍,还要再刷!很多学生会出现“高原现象”或者“舌尖现象”。
高原现象:在第二轮复习中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速度停止不前,心理出现焦虑和慌张!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
舌尖现象:还有一些学生,看到一些做过的题,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但是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放空大脑,重新过一遍基础知识!梳理脉络!等你迈过这个坎了,你会发现增分很快!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片


04

5月以后稳保

五月之后,各种模拟考开始了!这个时候,要开始调节作息、调节饮食,并且还要高度重视你的每一次考试!这一段时间的成绩提高,就会慢了下来,或者说逐渐趋于稳定!
在5月以后,要做的是,适应考试节奏,不让自己的成绩大起大落,保持正常发挥缓慢提高!5月中旬以后,成绩也慢慢定型,你也知道自己在哪个水平。这个时候,你更要从基础抓起,争取小题、基础题不丢分!
抱着一个原则:能得一分是一分!小题不出错,大题多拿分,这样你就赢了!
如此看来,只剩这三个阶段,艰难的高中生活就结束了。
但是,就在这剩下的大半年中,几乎所有的高三学生还都会经历至少三次的心理疲惫期,这和学生是否学习好坏无关,也和性格习惯无关,是几乎不可避免的过程,所以如何平稳度过这段时期也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给大家的一些建议,调节好了可以在接下来的时光中时刻保持好状态!克服“怕”、“烦”、“悔”等消极情绪,考生和家长请收藏好。

图片

高三考试心理减压六种最实用的方法

图片

图片


01

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

图片


02

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
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
考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考生一般晚锻炼比早锻炼好。
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
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却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不过具体也可根据考生个人情况决定。

图片


03

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考生也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考生应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
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图片


04

环境减压法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
比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等字眼,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

图片


05

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
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图片


06

过渡减压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
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
所以减轻压力并不代表什么也不干,而是用几个较为轻松不复杂的任务过渡一下,为回到紧张的学习中做准备。

▍ 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大众传媒大厦17层
联系电话:400-6328-766
集团企业邮箱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