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高职院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7月24日至26日,正在进行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那么,考生应该从哪些维度去考察了解高职院校?如何选择一所既与高考分数匹配,又符合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院校呢?
今天我们就再详细聊一聊我省各个行业内的特色职业院校都有哪些。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1955年建校,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坐落在世界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
学院设有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宠物科技学院、食品与药品科技学院、农牧工程与智能化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基础教学部,开设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宠物养护与驯导、药品质量与安全、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28个专业。立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建有国家级骨干专业8个、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1+X”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个,“3+2”专本科贯通培养专业4个。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0部、全国“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1项,获评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5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始建于1958年,学校隶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直属于国家电网的唯一一家。学校前身系始建于1958年6月的青岛动力专科学校,几经迁校易名。1997年7月,学校与山东电力职工大学、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党校整合重组,搬迁至济南现址,实现了山东电力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
学校现有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计量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等6个系部,开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12个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其中省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省部级专家人才27人,智能电网保护与控制教师团队荣获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电力电缆教学团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学校拥有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7门,供用电技术专业入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变配电运维”高水平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学校牵头开发并获批了变配电运维等9个X证书项目。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唯一一所直属高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公办建设与环保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国家重点中专——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和始建于1984年的全国长江以北唯一一所环保类中专——山东省环境保护学校。
学校现已形成“一个中心、四个支点”专业布局,即以住房城乡建设及运营管理类专业为中心,以生态环境类、艺术设计类、财贸商务类、数字信息类专业为支点,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系、建筑工程系、设备工程系、市政与交通工程系、生态保护与环境工程系、数字智能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筑经济管理系、开放教育与国际教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等12个教学机构。目前开设43个专业,其中优势专业12个: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环境监测技术;全省独有专业8个:展示艺术设计、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市政管网智能检测与维护、智慧城市管理技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专业4个:古建筑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现代物业管理。43个在办专业中,已建成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形成2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4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其中,12个专本贯通专业每年招生500人,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均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二位。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位于日照市,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以水利为特色,以工科为优势的高职院校,具有67年职业教育办学历史。
学校立足“水利特色、工科优势”专业定位,精准对接战略性资源保障水利基础产业、山东省十强产业和日照市临港产业,开设水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资源环境与安全、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9个专业大类47个高职专科专业和8个“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全国水利优质专业3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8个。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山东省在线精品课程19门、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9部、山东省规划教材13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
(1)济南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设立14个教学院部、45个专业,重点打造机电一体化、软件技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与应用、创意文旅等4个省高水平专业群,以及5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重点专业、7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打造了与强省会战略和工业强市战略紧密对接、与济南主导产业有效匹配的专业集群。
(2)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是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始建于1955年。设有智能制造系、电气及自动化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现代城市系、工商管理系、劳动经济系、基础(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课教学部、技师部等10个教学系部。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专业为主体,电子信息类和现代服务类专业为两翼”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自动化、汽车维保、现代商贸流通、城市艺术设计和智慧财经7个专业群,43个高职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全国率先实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推出“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形成“专科学历+技师资格”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经验。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由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2003年创建,2017年整建制搬迁至潍坊办学。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凯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教学单位,开设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空中乘务等38个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1个、联合高水平中职学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7个。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5年升格为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现隶属于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始终坚持特色办学,围绕“药品、食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健康养老”产业链,设置药学系、制药工程系、质量管理系、中药系、医疗器械系、食品系、健康管理系、数字信息系等8个系,打造“齐鲁本草药谷”,开设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护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等36个专业,其中有全国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央财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品牌专业群3个。建有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公共实训基地1个,在建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实践教学条件和仪器设备水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是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其前身是山东省丝绸工业学校,2006年升格为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2014年更名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学校现为“一校两区”办学格局,设有纺织工程系、商务贸易系、机电工程系、国际时尚学院等10个二级系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等34个高职专业,其中有4个联合培养本科专业,在校生1.4万人。学校大力推进内涵建设,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品牌专业群、骨干专业7个,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4个;获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建成省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7门;获批智慧校园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高等学校数字化创意设计协同创新中心等5个省市级科研平台,省级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创新团队8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师生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1200余项,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市级科研课题85项,专利授权190项,专利转化40项。
(1)山东职业学院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直属管理,以培养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为特色,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多专业群协同发展,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于1951年建校,前身为济南铁路机械学校,1958-1963年曾升格为济南铁道学院,2000年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济南铁路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设立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由铁道部济南铁路局划归省教育厅管理,2010年更名为山东职业学院。
现开设招生专业40个,建有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智能建造、现代管理、智慧港口、机场运维等9大专业群,其中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群3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3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3个、教育部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专业4个,主持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承担教育部职业教育“101计划”项目4项,建有国家级和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2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15本,主持机械制造等5个专业类“职教高考”试题资源库开发工作,建有实景式轨道交通、生产性智能制造、示范性虚拟仿真、智能化基础通用4个高水平、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育部轨道交通及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教育部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教育部教师实践流动工作站、全国技能大赛交通运输行业选拔赛集训基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
(2)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1973年, 2002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12月,原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实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教育厅双重领导,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实行院系两级管理,设有车辆工程系、公路与建筑系、管理与信息系、机电工程系、航海系、交通工程系、基础应用系、科学与人文部等教学机构,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海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等34个专业,形成了布局科学、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满足了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4个,教育部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7个;立项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2个。建有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5个。现有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公路工程检测中心、物流研究所、交通工程实验中心、交通行业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和技术服务机构。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3)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由交通部于1975年建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省港口集团主办,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围绕智慧、绿色、低碳、高效的港航业发展需求,以构建“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为目标,聚焦港航新质生产力,加快“数字化+专业”建设,打造了港口机电、港航管理、航海技术、数字商贸等十大专业群,共42个专业,按照“以群建院”思路成立了智慧港口学院、现代航海学院、港航物流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国际商贸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7个二级学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加快“市场性+适应性”改革,新增应急救援技术、油气储运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11个行业产业急需、新兴紧缺专业,形成了以涉港涉海专业为支撑、重点面向港航及关联产业的“港航并重、水陆并举”的专业建设格局。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学校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200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校隶属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教育厅双重领导和管理。学校响应教育强国、技能强国国家战略,聚焦山东“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坚持IT办学定位,开设集成电路、智能控制、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安全、数字创意、数字商务、数字财经等8个专业群36个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占80%。开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30个,“3+2”专本贯通专业16个,位居全省第一。实施学历提升工程,升本率超24%。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设临沂、济南两个校区,临沂校区为1966年青岛医学院在沂水设立的分院,1972年更名为沂水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开始迁址临沂,1986年更名为临沂医学专科学校,2004年更名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校区前身为1954年建立的山东省卫生干部学校,1958年更名为山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1989年复建山东省卫生学校,2005年并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涉及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资源环境与安全、食品药品与粮食4个专业大类,临床医学类、护理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13个专业类,有招生专业31个,面向16省市招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0个、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3+2”专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6个,是山东省医药卫生与健康服务类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建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5个,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4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科研实验室1个,山东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黄河流域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1个。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护理、针灸推拿等21个专业,在校生11000余人,其中普通专科学生10000余人,三二连读专科学生1000余人,生源来自全国14个省。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专升本工作成绩优异,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6年的济南私立惠鲁工商职业学校,是国家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第一类(A档)、国家优质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优秀院校。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营销系、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系、财经会计系、乡村振兴系、冷链物流与供应链系、食品工业系、现代金融系、健康养老系、文化创意系、工商管理系、信息技术系、应用电子系、基础课教学部(语言文字办公室)等14个教学单位,设有福瑞达生物工程学院、冰轮工程学院、华为ICT学院等企业冠名学院,开设市场营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制冷与空调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金融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等51个专业。
(2)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拥有智能会计与金融专业群、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等2个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现代金融专业群、会计专业群等2个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智能会计专业群、农村现代流通专业群、信息技术服务专业群、现代文旅专业群等4个潍坊市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拥有连锁经营与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等4个国家骨干专业,大数据与会计、连锁经营与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关务与外贸服务、金融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4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特色专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等9个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3个潍坊市产业重点对接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资产评估与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审计等5个专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
(1)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青岛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首批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青岛市首批品牌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也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青岛市文明校园”。学校设置有酒店管理学院、文旅学院、烹饪学院、酒店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信息工程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等10个二级院部,开设有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等43个专业,在校统招专科生14600余人,形成了以住宿餐饮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主线的专业群建设体系。(2)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前身是山东省旅游学校,1988年由国家旅游局和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1991年正式招生办学。2004年升格为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开设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空中乘务、旅游英语、文物考古技术等28个专业。1991年招生办学以来,共培养毕业生近4万名,培训旅游业在职人员8万多人。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几年用人单位需求量与毕业生数量一直保持在5:1至8:1的比例,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海外就业率超过15%。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省内唯一一所广播影视及大众传媒类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与山东省教育厅共管。目前设有影视制作系、新闻传播系、信息工程系、数媒动画系、艺术设计系、学前教育与戏剧系、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八个教学机构31个专业。
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传媒行业、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牵头成立全国融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传媒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山东省传媒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融媒体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
(1)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2011年4月,由原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学校和济南市广播电视大学三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培养培训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建有2个产业学院,附设济南幼高专幼教集团。现开设专业23个,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舞蹈教育9个师范类专业,大数据与会计、数字媒体技术、市场营销、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艺术设计、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社会体育、中文、民族传统体育14个非师范类专业。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是国家骨干专业,学前儿童保教服务专业群、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教师教育专业群和早期教育专业群为山东省省级品牌专业群,学前教育专业为服务济南优质特色专业,信息商务专业群为济南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群。(2)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学前教育、文旅康养专业群是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幼儿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群是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群,学前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数学教育、美术教育等5个专业是省特色专业。(3)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隶属于山东残联,是全国残联系统开办最早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之一,2015年1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在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系副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我省唯一一所公办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收视障、听障、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多重障碍学生和有志于从事残疾人康复及教育等工作的健全学生,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学院设5个系,有工艺美术品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中西面点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特殊教育、言语听觉康复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11个专业,在校生2300余人。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唯一的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82年,1985年开始招生,2006年升格为职业学院,2018年被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人社部、司法部等国家六部门确定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定向招录院校,2019年被批准为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加挂山东司法行政学院、山东律师学院、山东省委党校省司法厅分校牌子。共设18个专业,建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4个监狱戒毒人民警察定向招录专业、6个“3+2”专本贯通类专业。
在校生8700余人,统一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接受警务化教育管理。年招生3200人,连续10年招生第一志愿录满,在全省专科院校录取分数线一直名列前茅。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8%。2025年931名学生实现专升本,占全省法学类专升本比例超70%;近400名学生入警入伍。每年平均20名应届毕业生直接考取硕士研究生。累计培养各类人才近15万人,其中毕业生4万人,在职人员11万人。
围绕如何衡量、选择选择高职院校的话题,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介绍。在填报志愿时,建议大家从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出发,首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次再选省级示范性(骨干)院校,具体再结合地理位置、专业方向、行业背景等因素做出选择。希望大家都能录取到心仪的院校!